合纵连横:山东五国是怎么掉进自己挖的坑里的

Connor 芝麻交易所官网 2025-05-22 4 0

经过长期的努力,山东的五国在一次次试图制约秦齐的合纵策略中,渐渐陷入了自己所设下的陷阱。而反观秦国,虽然在诸国的制约中始终面临压力,却在此过程中逐步强大,变得愈发强势。

在之前的论述中,我们探讨了合纵连横的第一阶段。魏国当时处于“核心”地位,成为各国争取的焦点,只有拉拢魏国,才能展开行动。但你有没有发现一个疑问——齐国在这场局势中究竟做了些什么?如我们之前所说,马陵之战后,齐国通过击败魏国,成为战国七雄中最为强大的国家,能与秦国形成东西对峙的局面。然而,尽管各国为了合纵连横而频繁交锋,齐国几乎没有参与其中。就连前318年由公孙衍组织的大规模“五国伐秦”行动,齐国也没有出席,那么齐国到底在忙些什么呢?

合纵连横:山东五国是怎么掉进自己挖的坑里的

原来,齐国此时的状况与当年的秦国类似,始终忙于自身的事务。前316年,燕国爆发了内乱,先是燕王姬哙将王位禅让给了相国,接着燕王的太子发动叛乱,导致燕都陷入了混乱。前314年,趁乱,齐宣王发动入侵,仅用一个月时间便彻底吞并了燕国。虽然齐军随后撤退,但齐国与燕国之间的恩怨已经结下,历史上燕地英雄辈出,齐国必将为此付出代价——这一切也为后来的事件埋下了伏笔。

进入前306年,齐国的名将孟尝君田文策划了一次合纵攻秦的行动,他甚至发出邀请,准备联合楚怀王共同参与这场行动。至于为何要发起这次合纵,学者们普遍认为,齐国此举可能是为了宣示其在战争中的主导地位。巧合的是,秦昭襄王继位,秦楚之间的关系因此变得更为紧密。昭襄王的母亲宣太后是楚国人,这一背景下,秦楚两国展开了广泛的合作。昭襄王迎娶楚国的王女为后,而楚国则派出相国赴秦,双方频繁举行会盟和互换质子,关系非常亲密。

然而,到了前302年,秦国与楚国的关系发生了变化。楚太子横在秦国做人质时,因杀害秦国一名大夫后逃回楚国,使得秦楚之间的亲密关系破裂。此时,秦国和韩魏两国重新结盟,并一起向楚国发起了攻击。孟尝君此时在韩魏两国的支持下,再次组织了联合攻楚的行动,为了防止秦国介入,孟尝君巧妙地运用离间计,诱使楚王相信只要参与此次行动,便能收回丧失的土地。楚王上当了,三国联军向楚国进发,最终在沘水的垂沙(今河南唐河西南)与楚军展开激战,结果大败楚军,韩魏两国因此获得了宛、叶以北的土地,这次战役史称“垂沙之战”。

合纵连横:山东五国是怎么掉进自己挖的坑里的

展开全文

接下来,秦国意识到楚国的衰弱,趁机连续两年进行攻伐,甚至将楚国的都城郢都攻下,几乎将楚国灭掉。楚国此时已无力抵抗,只得向齐国求和,并将太子横送到齐国做人质。与此同时,秦国为了防止齐楚联合,也将昭襄王的弟弟泾阳君送到齐国做人质。这种类似三角关系的外交安排,使得楚国深陷两难境地。

齐国并没有急于与楚国联手,而是继续保持着自身的独立运作。前299年,秦昭王邀请楚怀王前往武关举行会谈,讨论合作进攻韩魏两国的事宜。楚国的重臣屈原对此极为不满,劝阻楚怀王不要前往,称这是羊入虎口。然而,楚怀王此时对屈原已不再如初信任,最终未听从劝告,前往武关,结果被秦国扣押。

秦国要求楚王前往咸阳称臣,并割让两郡,楚怀王拒绝了这一要求,表示自己是王,不愿失去面子。此时,国内形势也发生了剧变。楚怀王被扣押,国内局势动荡不安。为了避免局面进一步恶化,楚怀王的太子横被迫返回楚国,但又不愿意割让土地,因此采取了三步走策略:一方面向齐国献地,一方面加强防御,同时寻求秦国的支援。

秦国和齐国再次因争夺楚国而展开对峙。

合纵连横:山东五国是怎么掉进自己挖的坑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