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 YU7 上市引发 A 股概念股热潮,多股表现亮眼
6 月 26 日,随着小米首款 SUV 车型 YU7 的正式发布,A 股市场上的小米汽车概念股迎来了新一轮的行情波动。小米 YU7 自官宣以来便备受市场关注,雷军此前公开表示要以该车型挑战特斯拉 Model Y,其较高的市场预期在资本市场引发了连锁反应。
当日,海泰科(301022)表现尤为突出,以 20.01% 的涨幅强势涨停,位居小米概念板块涨幅榜首。海泰科近年来持续为小米汽车供应部分内外饰注塑模具,部分产品已交付并确认收入。尽管当前相关收入在其年度营收中占比较低,但随着小米汽车产能的扩张,市场对海泰科未来业绩增长的预期显著提升。因其流通市值相对较小,约为 15 亿,在概念催化下,股价展现出了强大的短期爆发力。
展开全文
合力泰(002217)同样收获涨停,涨幅达 10.04%。公司作为小米汽车车载显示模组及触控组件的供应商,深度融入了小米智能座舱供应链。此次股价涨停,除了受小米 YU7 上市利好影响外,其自身作为低价股(股价约 2.59 元),此前处于超跌状态,技术面上存在反弹需求,多重因素叠加促使股价上扬 。
普路通(002769)也在当日实现涨停,涨幅 10.03%。作为小米供应链管理服务商,普路通负责 YU7 零部件的物流及库存管理。随着小米汽车量产进程的加速,零部件供应的及时性和高效性愈发重要,普路通在供应链中的作用凸显,资金流入明显,推动股价上涨。
好上好(001298)涨幅 10.01%,成功涨停。公司为小米汽车提供车规级芯片分销服务,产品广泛应用于智能驾驶、车载通信等关键领域。在汽车智能化发展趋势下,车规级芯片需求持续攀升,好上好凭借在半导体分销领域的龙头地位以及在小米生态链中的渠道优势,叠加 AI 芯片需求增长预期,股价应声涨停。
富特科技(301607)涨幅为 6.46%,在板块涨幅中名列前茅。作为小米 YU7 车载电源的核心供应商,富特科技提供的 OBC+DC/DC 集成产品单车价值量约 2000 元。随着 800V 高压平台在新能源汽车中的渗透率逐步提升,富特科技凭借其技术壁垒,受到机构青睐,有机构预测其 2025 年营收增速将超 30%。
除了上述当日表现突出的个股,在近期,还有部分核心标的持续受益于小米 YU7 上市的利好消息。华阳集团(002906)作为小米 YU7 “HyperVision” 全景抬头显示(P-HUD)系统的独家供应商,首次成功切入小米供应链,市场预计这将为其带来年化 10%-15% 的营收增长。在 6 月 25 日,华阳集团涨幅超 5%,近一周资金净流入处于前列,技术面上呈现出突破平台后加速上行的态势 。
拓普集团(601689)为小米 YU7 供应空气悬挂系统(单车价值 6000-8000 元)及轻量化结构件,同时受益于 SU7/YU7 双车型的放量。6 月 26 日,拓普集团涨幅 3.66%,近一个月涨幅超 25%,机构对其在智能底盘技术方面的领先性给予了高度评价。
德赛西威(002920)为小米 YU7 提供基于英伟达 Thor 芯片的舱驾一体域控制器,主导小米 YU7 高阶智驾方案的落地实施。6 月 26 日,德赛西威涨幅 1.39%,近一周主力资金净流入超 2 亿元,股价在技术面上维持上升趋势。
宁德时代(300750)独家供应小米 YU7 的三元锂电池,并且还有 SU7 Ultra 麒麟电池订单。预计 2025 年,小米汽车对宁德时代电池的需求将超 15GWh。6 月 26 日,宁德时代涨幅 3.65%,在板块中资金流入居首,达 7.7 亿元,其龙头地位稳固。
此外,一些具有高弹性的潜力标的也值得关注。津荣天宇(300988)作为 SU7 时期轻量化结构件的核心供应商,在 YU7 项目中继续保持合作,其流通市值仅 22 亿。6 月 26 日涨幅 2.07%,近期股性较为活跃,若市场对 YU7 题材的认可度进一步提高,股价有望展现出较大弹性。
凯众股份(603037)为小米汽车提供底盘缓冲块(单车价值 500 元)及线控制动部件,其参股公司深度参与小米智能驾驶的研发工作。6 月 26 日涨幅虽不显著,但近一周涨幅超 10%,技术面处于突破临界点。
威贸电子(833686)作为小米汽车线束供应商,是北交所具有 30cm 涨跌幅限制的弹性标的,流通市值不足 15 亿。尽管 6 月 26 日未在 A 股涨幅前列,但随着北交所流动性改善预期增强,后续存在补涨可能性。
从驱动因素来看,首先,小米 YU7 预约量表现出色,雷军称其留资量达 SU7 同期 3 倍。若首日订单突破 2.5 万辆,板块有望迎来脉冲行情。其次,在技术方面,小米 YU7 采用的 800V 高压平台、激光雷达、Thor 芯片等先进配置,提升了整个供应链的附加值,像华阳集团、德赛西威等具备技术壁垒的公司将显著受益。再者,政策层面也为新能源汽车行业提供了有力支持,新能源汽车 “以旧换新” 政策常态化,智能网联试点范围不断扩大,推动行业电动化与智能化加速发展。
不过,市场也存在一些潜在风险。在产能方面,碳纤维、SiC 器件等高端材料供应不足,可能导致小米 YU7 交付延迟,进而影响市场信心。行业竞争愈发激烈,特斯拉 Model Y 潜在的降价策略,以及华为、蔚来等同级车型的竞争,可能会分流小米 YU7 的订单,压缩供应链企业的利润空间。此外,当前板块近期涨幅较大,若成交量出现萎缩,或者龙头股如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出现调整信号,需警惕板块出现短期回调风险 。
总体而言,小米 YU7 的上市为相关概念股带来了阶段性投资机会,但市场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也要求投资者保持理性和谨慎,密切关注市场动态,灵活调整投资布局。
数据来自:搜狐证券-投资体检产品,帮助用户选分析真正优质的公司。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