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乎豪赌!无锡前首富光伏寒冬中接盘无锡尚德,是上半年财报给的勇气?
文/新苏商记者徐培琪
8月19日,沪深两市中,光伏晶硅行业的首份半年报出现,来自无锡上市公司弘元绿能。行业寒冬之际敢于率先发布财报,一定程度上弘元绿能是有底气的——今年上半年,公司亏损收窄超七成。
弘元绿能曾用名是上机数控,其创始人、董事长杨建良在2021年成为无锡首富。业内人士评价其“低调老辣”,称:杨建良是少数在战略层面真正“重视”周期的光伏老板。但“老辣”的另一面是弘元绿能并不算正面的“风评”,今年上半年,其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高企。
自身尚处关键时期,弘元绿能却在上个月宣布,要接盘托管当地另一老牌光伏企业——无锡尚德。这份近乎豪赌的决策,对弘元绿能而言福祸未知。
上半年亏损收窄超七成
上半年,弘元绿能实现营收32.29亿元,同比下降19.5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2.97亿元,上年同期,这一数字为-11.57亿元。对比下来,弘元绿能今年上半年亏损收窄超七成。
2025上半年,光伏行业仍处于产能过剩的情况中,光伏产品价格较低。一季度受政策窗口期影响,光伏产业链需求有所增长,但二季度价格持续下跌,行业整体面临库存减值压力。
财报中,弘元绿能以此概括行业背景,并表示,公司展现出较强的经营韧性,净利润实现大幅减亏。
弘元绿能称,上半年,其全产业链协同优势日益凸显。在备受关注的硅料业务上,公司在设备效能优化、产品质量提升及能耗成本控制等核心环节表现突出;产品质量方面,公司硅料产品稳定达到电子二级标准,N型致密料一次产出比例行业领先。
半年报发布后,弘元绿能股价轻微上涨,截至8月20日收盘,报20.78元/股,最新市值为141.1亿元。
应付账款、票据高企
新苏商注意到,弘元绿能特意在财报中提及“反内卷”,表示:
2025年针对光伏等行业出现的过度竞争现象,国家层面多部门联合发力,为行业规范发展指明方向。……在此背景下,业内企业积极响应光伏行业“反内卷”,落实会议精神,从单纯的价格竞争逐步转向价值竞争,注重产品质量、技术创新和服务能力等,共同推进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但事实上,就“反内卷”,弘元绿能似乎并未“知行合一”。据《中国企业家杂志》报道:
去年12月,在四川宜宾举行了促进光伏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专题座谈会。33家参会企业均签署了“自律公约”,该会议规格很高,行业巨头悉数到场。弘元绿能是少数缺席,且未签字的知名公司之一。而且,行业还盛传公司CMO杜青在相关新闻下留言评论“幼稚”。
据财报披露,今年上半年,弘元绿能应付票据65.92亿元、应付账款51.40亿元,两者合计117.32亿元。此外,账龄超过1年或逾期的重要应付账款13.18亿元。
另有一项数据也值得关注。资料显示,去年,弘元绿能应付账款及票据的周转天数高达615天。根据梳理,2020年到2022年期间,弘元绿能账期还处在行业常规区间内。但从2023年开始,弘元绿能的“欠款”问题在行业内显得愈发严重。
《中国企业家杂志》对此评价:虽然这并不是好的商业现象,但足以说明公司创始人、董事长杨建良的“老辣”。
展开全文
“低调老辣”的无锡前首富
“老辣”的杨建良身上,另一标签是“低调”。1969年出生的他,网络上能找到的照片寥寥。
杨建良 资料图
有限的公开信息显示,杨建良是大专学历,24岁承包了无锡市雪浪制冷设备厂金工车间,29岁担任无锡市良友机械厂厂长。2002年,他与妻子杭虹共同出资设立无锡上机磨床有限公司(上机数控的前身),进入光伏专用设备领域。2018年,上机数控在此前冲击IPO失败之后,终于在A股挂牌。2023年,上机数控正式更名为弘元绿能。
业内人士评价称,杨建良是少数在战略层面真正“重视”周期的光伏公司老板,并且过冬策略不算保守,堪称大胆。有熟悉弘元绿能的投资者梳理出它的战略节点:
在上一个光伏顺周期赚得盆满钵满后,为了增加抵御能力,迅速切入全产业链,并在2024年随着产能陆续落地,基本布局完成;2025年第一季度,卖掉硅料产能,回补现金流,同时避免在硅料领域的重复投资,确保现金流健康。
“吃下”尚德是豪赌还是稳赚
而最近,杨建良却因一项决策引起市场担忧。
7月8日,弘元绿能公告,控股子公司弘元光能与江苏顺风光电签署《合作经营协议》,拟接替厦门建发成为无锡尚德新托管方,同时明确“有意向作为投资人参与无锡尚德预重整”。
公开资料显示,无锡尚德与弘元绿能有多项相似:他们都是无锡本土光伏企业;都较早切入行业;无锡尚德的创始人施正荣早杨建良好些年登上无锡首富。
早年的无锡尚德比弘元绿能要更加风光,一度是全球最大光伏组件制造商,但在2013年盛极而衰,首次进入破产重整程序,由顺风光电接盘。但这未能挽救其财务状况,今年5月,无锡市新吴区人民法院裁定对其启动预重整,理由是“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无锡尚德对意向投资者提出的诸多条件限制,市场普遍认为,这些指标堪称为弘元绿能“量身定制”。7月8日靴子落地,弘元绿能官宣将托管无锡尚德,并与顺风光电签下合作协议。
根据协议,弘元光能将主导无锡尚德的经营、财务管理、市场拓展等核心环节,但顺风光电母公司中国东方资产将保留对尚德证章照的控制权,协议有效期为五年。业内人士评价,这种“运营托管+资产监管”模式,既为弘元绿能提供了施展空间,也为后续可能的股权重组埋下伏笔。
眼下,无锡尚德好似一盘高风险与高收益并存的“豪赌局”:
优势在于“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仍保有9条光伏组件产线,产能5.5GW,并且其品牌、市场渠道、销售体系等都具有一定价值;
但高企的债务风险对于接盘方来说无疑也是巨大挑战。杨建良在此情况下选择接盘无锡尚德,五年托管时间够不够“化腐朽为生路”,有待观察。
编辑:张静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