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街头一女子突然倒地,满脸是血!很多人用过,已致多起意外!赶快赶快
为了冬天保暖、夏天遮阳
不少市民会在电瓶车龙头上
安装挡风被
但小坊在此提醒
一定要注意安全!
8月10日上午10点多
在虹口区杨树浦路
发生一起电瓶车单车事故
一位女子在行驶过程中车胎突然抱死,整个人重重地摔在了地上。由于是面部着地,女子满脸是血,当场就失去了意识。民警赶到现场后经查看,这起意外竟是一块常见的"挡风被"引起的。
“师傅你们先送市一医院,我看她没有反应了!”虹口交管支队一大队副大队长朱佳西到达现场时,这名女士鼻子以及左眉骨处有大量出血。该女士已经没办法跟交警保持对话,意识比较模糊,于是交警当机立断将该女子送往医院。
展开全文
在张某被救护车送往医院后,民警现场对张某的车辆进行检查,并呼叫监控室调取当时的监控画面,查看事故原因,发现罪魁祸首竟是“挡风被”。
朱佳西 虹口交管支队一大队副大队长
我们也检查了车辆,发现挡风被被前轮死死咬住。后面我们结合监控画面,发现挡风被被前轮咬死之后,女士来不及反应,一下子前脸直接摔倒在地面上。
在停车场内,记者再次看到这辆事故车,车身多处破损,挡风被仍死死卡在前轮中,刹车盘与卡钳也被完全缠裹。即便用力拉扯系绳,挡风被也纹丝不动,可见事发时前轮骤停的猛烈程度。
根据医院检查结果,该骑车女子张某颅脑外伤并伴有颅内出血,目前仍在医院密切观察治疗中。
尽管这起事故后果严重
大多数市民却并未意识到
挡风被潜藏的危险
记者在街头观察发现,即便是炎热的夏季,每10辆电动自行车中仍有2到3辆自行安装了挡风被,用途也从冬季防风延伸至夏季遮阳。
市民:
挡挡太阳,我感觉没有什么安全隐患。
市民:
主要是为了冬天暖一点。
"加装一块布,风险一大步"
看似便利的防风防雨装置
实则为"隐形杀手"
挡风被除了遮挡视线
还会为骑行安全带来以下风险
类似受伤案例不在少数
限制手部操作
1. 女子骑行电动自行车超越一辆三轮车时发生轻微碰撞,因无法及时将双手从“御寒神器”中伸出,磕掉两颗门牙。
2. 驾驶人采取刹车措施时,受到挡风被影响,手部操作不及时,导致事故发生。
3. 电动自行车驾驶人在横穿快车道时,因“挡风被”阻碍无法转弯,被小车挂倒后惨遭其它车辆碾压。
“挡风被”卷入车轮
“挡风被”一般比较宽大,下半部分过长,很容易在骑行过程中被卷入车轮内或被周边车辆拖拽,影响交通安全。
增加火灾风险
市面上不少挡风被是由聚酯纤维做填充物。在给电动自行车充电时,车主一般都不会特意拆除挡风被,如果充电器或充电线被挡风被盖住,会影响散热,很有可能引发火灾。
此外,聚酯纤维还很容易发生静电,也增加了火灾发生的风险。
目前
虽然法律没有明确禁止
电动自行车使用挡风被
但出于安全考虑消防部门建议
夏季骑车建议规范佩戴好头盔
身穿具有防晒功能的衣物进行遮阳
转发你身边骑电动车的家人朋友!
安全第一!
记者、摄像:陆强
来源:新闻坊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