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伊士运河日进斗金,周边国家这么眼红,为何不同样挖一条赚钱?
自2024年3月起,苏伊士运河的通行费用再次上涨,包括灯光和泊系服务费用的增加。尽管如此,这项调整并未引发太多反响,全球航运企业与各国仍旧默默接受这一涨价。毕竟,虽然费用上升,但相比绕道非洲好望角,使用苏伊士运河仍然是更为经济、便捷的选择。
有人或许会质疑,既然苏伊士运河如此赚钱,周边国家为何不自己开挖一条运河,分享这份丰厚的利润呢?这个问题其实早有人思考过。为了争夺这份利润,甚至不惜动用战争的方式……确实,历史上曾有过为此发动的冲突和争斗。
回顾历史,早在2019年时,苏伊士运河单日的最大通行记录达到了610万吨货物。根据当时运河管理局主席穆哈卜·马米什的说法,2018到2019财年,运河的收益高达59亿美元。这笔巨额收入,成为了埃及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除了石油、旅游和侨汇外,运河贡献了埃及GDP的相当一部分。
为了提高通行能力与经济效益,2015年,埃及在运河北段新开挖了长达35公里的新航道,这一改进使得运河的下游通行能力大幅提升。新的航道与原有航道并行,使得船只通行更加顺畅。相较绕道非洲南端,经过苏伊士运河不仅距离大大缩短,所需时间也大大减少,极大提高了全球航运的效率。
然而,2023年,由于中东地区的战火再度升温,尤其是以色列对加沙的打击,以及也门胡塞武装袭击经过红海的西方商船,运河的通行量受到了显著影响。运河管理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1月中上旬,通行船只减少了约三成,收入也出现了四成的下降。而根据国际船运公司的统计,从去年11月底到今年2月底,运河的每周收入下降了40%,仅为2800万美元。收入的下滑可能也是埃及决定再次涨价的原因。
展开全文
尽管如此,苏伊士运河的地理和战略重要性依然不可替代。即使费用上涨,各国的船运企业依然无法放弃这一通道。正是因为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无可比拟的战略意义,历史上曾围绕其管理权展开过战争。
20世纪50年代,围绕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英法与埃及发生过一场剧烈的冲突。1956年,埃及总统纳赛尔刚上任时,便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此举引起了英法两国的强烈反应,因为在此之前,英法曾通过控股和直接干预,控制了运河的管理权。而纳赛尔的决定触及了他们的经济利益,甚至影响到他们在中东的霸权地位。于是,英法联合出兵,发动了针对埃及的军事攻击。面对如此强大的外部压力,纳赛尔采取了激烈的反应,命令用沉船阻断运河航道,从而让运河停运。这一举动不仅直接影响了石油的运输,也导致了全球石油危机的爆发。
尽管英法军队迅速发动进攻,但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应使得他们不得不在几天后撤兵。此次事件标志着埃及成功地摆脱了西方列强的控制,重新掌握了苏伊士运河的命运,从此,运河成为了埃及的财产。
然而,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争斗并未止步于此。1967年,以色列占领了埃及的西奈半岛,这使得苏伊士运河再度成为了中东战争的焦点。随后的中东战争中,运河成为了以色列与埃及对峙的前沿阵地,航道的封锁持续了长达8年的时间。正如历史所示,西方国家并不甘心失去这条战略通道,它不仅带来可观的经济利益,更在地缘政治上具有无法替代的地位。
那既然苏伊士运河如此重要,为何不重新挖掘一条新的运河呢?就像以色列,在20世纪60年代曾占领整个西奈半岛,若他们新开一条运河连接红海与地中海,不就能削弱苏伊士运河的战略价值吗?然而,实际上,这一想法看似简单,实施起来却极其困难。
开凿一条新的运河并非易事,甚至拿破仑都曾未敢尝试。1798年,拿破仑带领法国军队进攻埃及时,原本计划修建一条连接红海与地中海的运河,以切断英国与远东殖民地之间的联系。然而,法国工程师在勘测过程中发现,红海的海平面比地中海高了10米,最终不得不放弃了这一计划。
然而,法国并未因此放弃对苏伊士地峡的兴趣。后来,法国工程师路易斯·毛里斯·阿道夫重新进行了勘察,发现红海和地中海的水位实际上是一样的,因此提出了开挖运河的可行性。最终,运河的开工获得批准,并于1869年顺利完工。但即使如此,苏伊士运河的开凿历时10年,且牺牲了超过12万埃及劳工的生命。
随着运河的通行,英国迅速意识到了其战略和经济的重要性。英国政府逐渐通过债务控制了运河的大部分股份,最终在1882年直接占领了埃及,彻底将运河掌控在自己手中。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苏伊士运河的建设和掌控充满了复杂的博弈。如今,虽然周边国家或许有开挖新运河的想法,但由于涉及到地缘政治、经济利益以及周边国家的权利等多方面因素,这一梦想恐怕难以实现。因此,无论是历史上还是现代,苏伊士运河依旧无可替代,成为了全球航运的重要枢纽。
参考资料:
- “红海变死海”伤及埃及经济,埃及总统:苏伊士运河收入减少近半. 环球时报. 2024-02-23
- 百年沉浮苏伊士. 新华社. 2024-04-25
- 苏伊士运河将对部分通行船只征收额外费用. 央视新闻. 2024-03-13
- 十年建设、英法博弈:建在十万白骨上的苏伊士运河. 澎湃新闻. 2018-08-19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