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伊士运河一本万利,周边国家这么眼红,为何不挖一条赚钱呢?

Connor 芝麻交易所官网 2025-08-12 4 0

当然,下面是您提供文章的改写版,每段保持原意且略微增加了细节描述,总字数变化不大:

苏伊士运河一本万利,周边国家这么眼红,为何不挖一条赚钱呢?

在您开始阅读这篇文章之前,真诚邀请您点击上方的“关注”按钮,这样不仅方便未来我们持续为您推送更多类似内容,也能更好地促进大家的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不断努力创作的最大动力,衷心感谢!

苏伊士运河一本万利,周边国家这么眼红,为何不挖一条赚钱呢?

苏伊士运河是全球最繁忙、最拥堵的海上航道之一。根据统计数据,全球大约有12%的贸易货物通过这里输送到世界各地,这条运河承担了全球集装箱运输总量的30%。如此频繁且庞大的国际贸易流量,不仅为全球经济提供了动力,也极大地贡献了埃及国家的财政收入和外汇储备。埃及人掌握着这条运河,就好比拥有了一笔巨额的固定资产,天天坐享过路费收益。这种稳赚不赔的商业模式,让无数邻国充满了羡慕。

既然埃及依靠苏伊士运河实现了国家富强,为什么其他国家不纷纷开凿类似的运河来复制这一成功呢?

展开全文

苏伊士运河一本万利,周边国家这么眼红,为何不挖一条赚钱呢?

苏伊士运河的起源

苏伊士运河不仅是现代社会闻名的国际航道,它还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前1800年,古埃及第十二王朝的法老辛努塞尔特三世就下令开凿了最初的运河,这条水道连接了尼罗河与红海。可惜的是,到了公元前600年,这条古运河被废弃。公元前250年,托勒密二世又对其进行了重新开挖。此后的一千多年间,运河时而被使用,时而被废弃。公元700年,阿拉伯帝国正式宣布放弃这条运河,使它进入了长时间的沉寂状态。直到大航海时代,随着东西方贸易的兴起,这条古老水道才迎来了第二次辉煌。

苏伊士运河一本万利,周边国家这么眼红,为何不挖一条赚钱呢?

现代苏伊士运河的建设计划发端于19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席卷欧洲,对连接地中海和红海的航道需求日益迫切。英法两国成为这项伟大工程的主要推动者。1588年英国击败西班牙,开启了对外殖民扩张的新时代。到了18世纪,英法两国加紧瓜分全球殖民地,远望富饶的东方。由于好望角由英国掌控,法国不得不寻找通往东方的新航线,开凿连接地中海和红海的运河构想由此产生。

1854年,法国驻埃及领事斐迪南·德·雷赛布与奥斯曼帝国驻埃及总督赛伊德·帕夏签订了修建运河的合同。四年后,工程正式启动。经过十年的艰苦建设,苏伊士运河于1869年竣工并投入使用,成为连接地中海与红海的关键航线。运河的开通极大缩短了欧洲通往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的航程,推动了国际贸易和航运的发展。

苏伊士运河一本万利,周边国家这么眼红,为何不挖一条赚钱呢?

运河开通后,英法两国围绕其经济和战略价值多次展开博弈,但随着殖民时代的结束,埃及终于收回了这条珍贵水道,成为其赖以为生的稳定“金蛋”。

苏伊士运河一本万利,周边国家这么眼红,为何不挖一条赚钱呢?

一本万利的苏伊士运河

苏伊士运河一本万利,周边国家这么眼红,为何不挖一条赚钱呢?

据2019年报道,苏伊士运河管理局主席乌萨马·拉比透露,150年来,运河累计为埃及带来了1359亿美元的财政收入。仅在2018至2019财年,运河收入就达到了59亿美元,创历史新高。苏伊士运河的收入与埃及的石油出口、旅游业和侨汇一道,成为国家经济的四大支柱之一。

2021年,尽管遭遇了“长赐号”船只搁浅事故影响,运河的年收入仍刷新纪录,达到63亿美元,比2020年增长了12.8%。除了直接的经济效益,苏伊士运河还促进了埃及基础设施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比如,埃及计划将运河双向航道延伸10公里,同时拓宽和加深30公里长的航段,预计完工后航运效率将提升约30%。

苏伊士运河一本万利,周边国家这么眼红,为何不挖一条赚钱呢?

此外,为了发展航运及物流,埃及准备在运河沿线的艾因苏赫纳港和塞得港设立两个10万平方米的物流与海关中心,力图将苏伊士运河打造成为全球物流枢纽,进一步吸引国际投资。苏伊士运河的运营还为当地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提升居民收入,改善生活条件。

最关键的是,苏伊士运河通过向过往船只收取通行费,成为埃及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2023年内,运河管理局已三次调涨通行费,涨幅在5%至15%之间。过去几十年,通行费经历了多次调整,从1956年到1965年,运河通航量较低,收费标准相对简单。第四次中东战争后重新开放,通行费开始根据船型和吨位分级收费,特别是油轮收费涨幅显著。

2023年8月,通行费收入达7.45亿美元,再创新高。运河管理局预测,今年涨价将为埃及带来额外7亿美元收入。涨价理由合理,考虑到全球能源价格和航运成本上升,国际社会普遍认可这种调整。英国《海事新闻》指出,虽然通行费上涨,但缩短的航程节省了燃料成本,保持了合理性。中国专家也认为,运河通行费动态调整是市场化的正常表现。

苏伊士运河一本万利,周边国家这么眼红,为何不挖一条赚钱呢?

控制苏伊士运河,相当于拥有了一项永不贬值的国家“固定资产”,这无疑令邻国十分羡慕。

苏伊士运河一本万利,周边国家这么眼红,为何不挖一条赚钱呢?

代价太大

然而,为什么没有第二条“苏伊士运河”出现?原因很简单——建造成本和难度实在太高。苏伊士运河成功得益于埃及东北部独特的地理条件:地势平坦低洼,还有三个浅水湖泊,极大简化了开挖难度。它切割了地中海和红海之间狭窄的地带,这使得工程规模相对可控。

苏伊士运河一本万利,周边国家这么眼红,为何不挖一条赚钱呢?

但如果其他国家想复制此举,面临的挑战就巨大了。以色列境内从地中海通往红海的亚喀巴湾虽然距离不远,却横跨山地和缺水的戈壁,地形复杂且水资源匮乏。开挖运河需要保障水源供应,这本身就是巨大的难题。没有天然水源,必须依靠人工补水以保证航运畅通。

从技术和资金层面讲,建造运河需耗费巨额资金和时间。法国最初投入2亿法郎开挖运河,后来财政压力导致运河公司濒临破产,最终不得不将其控制权转让给英国。英法两国共动用12.3万名埃及劳工,在极其艰苦条件下付出了巨大代价才完成苏伊士运河。如今,尽管科技进步,类似工程依然庞大且复杂,需要综合考量财政、技术和人力资源等多方面因素。

就连当时的殖民强国都觉得这项工程难度巨大,何况发展中国家的周边国家?因此,尽管大家眼馋,真正动工修建第二条苏伊士运河的念头仍然遥不可及。

苏伊士运河一本万利,周边国家这么眼红,为何不挖一条赚钱呢?

苏伊士运河一本万利,周边国家这么眼红,为何不挖一条赚钱呢?

结语

苏伊士运河一本万利,周边国家这么眼红,为何不挖一条赚钱呢?

苏伊士运河无疑是埃及国家财政的重要支柱,每年收取的巨额通行费令全球众多国家羡慕不已。但要建造另一条运河,必须面对复杂的地理环境、巨额投资、技术难题和国际政治博弈。这些综合因素让邻国只能望而却步,眼红之余也不得不承认,复制苏伊士运河的奇迹并非易事。

苏伊士运河一本万利,周边国家这么眼红,为何不挖一条赚钱呢?

如果需要,我也可以帮您对文章做进一步润色或调整风格,您觉得怎么样?

苏伊士运河一本万利,周边国家这么眼红,为何不挖一条赚钱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