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发区,“逐绿”有多少种方式?

绿色,象征生机与活力,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在开发区,“逐绿”有多少种方式?

在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城市生态环境日益优化,绿色“家底”越来越厚重;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持续上新,企业低碳转型的步伐越走越扎实;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护航企业绿色前行……一场向“绿”而生、逐“绿”而行的绿色嬗变正在上演。

在开发区,“逐绿”有多少种方式?

植物园上万平方米的大草坪沐浴着暖阳,前来游玩的人群如蒲公英般散落在各个角落。即使在工作日,这里也从不缺客流,听曲吟唱的阿姨、亲子遛娃的家长、露营野餐的年轻人……大家纷纷在这片绿色空间享受人与自然交融的惬意。

在开发区,“逐绿”有多少种方式?

展开全文

近年来,开发区把开放共享理念融入城市公园建设,积极推动秋月湖公园、悦来湖公园、植物园等7处公园绿地的开放共享,打造了清风湖公园、明月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等5个“公园+”场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城市绿色生态空间的新需求、新期待。

与此同时,那些隐藏在城市边角地、闲置地的“微绿地”也在悄悄变身。小而美、小而精、小而巧,是它们的共同标签。

清晨时分,伴着阵阵悦耳的鸟鸣,家住东城街道伟浩御景小区的杨闻斌正和老伴儿悠然地在家门口的网明园散步。这个由“封闭式”绿地改建而成的“口袋公园”,让他的家庭幸福指数提升了不少。“以前这里是一片闲置林地,只能看不能逛,我们要是想去公园溜溜,只能去附近的明月湖公园,虽说不远,走路也得十几分钟,天一冷,我们这上年纪的人,还是更希望在家门口溜溜。”杨闻斌说。

在开发区,“逐绿”有多少种方式?

目前,开发区已建设完成23个口袋公园,服务半径覆盖率达96.18%。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口袋公园,如今正串珠成线,为城市缝补绿意,也为生活织入诗意。

在开发区,“逐绿”有多少种方式?

减轻企业负担,激发企业活力,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初衷所在。开发区审批服务部锚定“建设一流服务平台、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目标,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抓手,推动流程再造、服务重构,大力提升政务服务效能。

在开发区,“逐绿”有多少种方式?

在开发区政务服务大厅办理业务的一位企业负责人说:“现在开办企业方便多了,只需提交一张申请表,就办好了营业执照等相关手续,遇到不明白的问题,还有专业的工作人员帮忙解决,实实在在为我们节约了时间和成本。”

同时,审批服务部积极构建全周期服务体系,推出“项目管家”帮办代办、“拿地即开工”“建成即投产”等一系列举措,推动政务服务从“坐等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

荣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清洁能源产业链项目便受益于“高效办成一件事”服务。项目负责人谭玉杰对此印象深刻:“仅1个工作日,就同步办理了工程规划许可、施工许可、排水许可等手续,依托‘高效开工一件事’服务模式,我们顺利完成了项目开工所需的所有审批程序,这在过去难以想象。”

开发区将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围绕市场主体准入、准营、退出全生命周期服务集成改革做好“快、实、精”三篇文章,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加快形成“近悦远来”的发展环境。

在开发区,“逐绿”有多少种方式?

向绿色要效益,为发展添动能,如何做到?位于开发区的东营华泰热力有限责任公司,依托生产全过程的绿色化、低碳化、循环化改造,走出一条绿色发展新路子。

在开发区,“逐绿”有多少种方式?

在华泰热力,可看到长长的热网管道通向四方,目的地是周边区域的用热单位和东城东部片区的居民区。为落实国家节能减排要求,公司通过技术改造将锅炉中产生的高温高压蒸汽通过背压式汽轮机,用于电网客户和居民区供暖。“在2024年供暖季,公司技改项目共为居民区送去234万吉焦的热量 ,折算减少电厂11.5万吨标准煤的燃烧排放,有效降低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等污染物的排放。”华泰热力总经理于海峰说道。

其他生产环节,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同样为“绿色账本”增色不少——通过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蒸汽冷凝水进行集中回收处理,可降低新水消耗量约300吨/小时,实现节能与降耗双重效益;浓水回收改造项目将现有装置产生的浓水经RO反渗透系统深度处理后,产出高品质除盐水回用于生产系统,显著提升了水资源利用效率。

在开发区,“逐绿”有多少种方式?

坚持逐“绿”前行,东营华泰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并非个例。山东中金岭南铜业有限责任公司开发的新型两段炼铜工艺实现了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可年产40多万吨“绿”铜;龙津节能科技有限公司建设完成了国内唯一一条退役叶片制备填充母料的产线,实现了废弃风机叶片循环再利用……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将绿色制造理念深度融入工业发展全链条,“绿色”正成为开发区工业发展的底色。

文稿:高艺飞

责编:张雪雯

评论